苏造办智慧商显欢迎您!
华语祥影-智慧商显-苏造办SuZaoBan
6*12小时服务热线:
15510033533
问道中国

「尧都古村落」之土门镇柴里村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2-02-22 人气:1745
【苏言道】文风著称数柴里左元龙柴里村闻名遐迩。临汾河东西方圆几十里以内,只要一提到柴里村,人们就会翘起大拇指啧啧称道:“柴里村是个文风村子,上了柴里村坡,秀才比驴多!” 这里所谓“文风”,并非指文章、文字语言风格,而是指文德教育之风。说柴里村是文风村子,柴里人颇为自豪;可是说“上了柴里村坡,秀才比驴多,”人们一听就皱眉头,满脸的不高兴,其实这
「尧都古村落」之土门镇柴里村-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390

文风著称数柴里

左元龙

柴里村闻名遐迩。临汾河东西方圆几十里以内,只要一提到柴里村,人们就会翘起大拇指啧啧称道:“柴里村是个文风村子,上了柴里村坡,秀才比驴多!” 这里所谓“文风”,并非指文章、文字语言风格,而是指文德教育之风。

说柴里村是文风村子,柴里人颇为自豪;可是说“上了柴里村坡,秀才比驴多,”人们一听就皱眉头,满脸的不高兴,其实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柴里人自古崇尚并践行“耕读传家”的治家济世之道。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在以农耕持家立业的时代,大户富裕户人家地广畜多,槽头兴旺,养得起 较昂贵的好骡子好马,这一类人家在村中占少数;中等户经济力量较差,只能养得起廉价且好饲养的驴和牛,这一类人家占到全村户数的大部分;而且驴干活虽比不上骡马,但比牛优势多,所以这一类中等户中养驴者居多,养牛的很少。还有一部分贫困户连驴和牛也养不起。文化教育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在科举时代,只有经济实力比较殷实富裕的农家才有条件供子弟读书,也才有出秀才的可能。所以,说秀才比驴多是从经济实力出发而测算的,是比较客观和贴切的,而且仅仅是数量上的类比,不伤大雅。一个具有四五百口人的村庄,假设有二三十头驴,相应的能出二三十或稍多一点儿的秀才,这是比较接近真实的。所以说“经济富裕户皆可出秀才”不无道理,当然能不能出秀才还有其它因素起作用。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下面笔者就把自己的家乡——柴里村,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

一、文明古村 历史悠久

柴里村位于临汾城西北30里,明清属平水都土门北里,今属土门镇。东邻东郭村,西接东涧北村,南与李仵、东羊两村相望,北与羊舍交界。柴里村不算大村,据民国版《临汾县志》记载有106户,计550口人;现在有550户,计1567口人。

柴里村历史悠久,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庄。据《临汾市志》载,北面与柴里村地土相参,仅一垅之隔的羊舍村是春秋时期晋国著名大夫羊舌肸即叔向的驻地,还有一说是叔向故里,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此唇齿相依毗邻的柴里村不可能没有被先民们开发,应该那时就已有人在此辟村定居。所以,柴里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村落确凿无疑。

柴里村村名起源已无从考证,但有些历史遗迹不可忽视。至今仍残存的前朝有些碑碣上偶见镌刻着“柴李村”三个字,而不是现在所写的“柴里村”。《临汾县志》有的版本也有印成“柴李村”的,还有就是目前发现清朝早、中期的一些民间契约中写的也是“柴李村”,清朝末期的一些契约中有写“柴李村”的,也有写“柴里村”的。从这些文字遗迹推断:原本最早的村名可能就是“柴李村”。古之村落大都以创村人姓氏命名,“柴李村”很可能最早由柴、李二姓开创,但是现在村中并没有柴姓人家,而李姓也只有一户,显然非创村人之后裔。可能创村的柴、李二姓早已迁走了,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到了清朝中末期人们将“柴李村”逐步改成了“柴里村”。当然,这只是根据现存非常有限的史迹作出的一种推断,还不能排除其它解释。

柴里村姓氏景况有文字可考者始于元末明初。据连氏族谱记载,连氏原籍浙江省处州府青田县,明王朝立国定鼎金陵之后,迁居平阳府岳阳(古县),此为平阳连氏始祖一世。至三世分派三支,一支分居柴里村,一支分居临汾城内东关,一支分居临汾城内莲花池。阅谱可知,迁居柴里村应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柴里村已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村落。连清为柴里村连氏第一世,传至今日至连国庆为第十九世。

柴里村左姓为大姓,其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强,系从洪洞县的左家沟迁来,而洪洞县左家沟村的左姓系从平遥迁入。据笔者爷爷讲,他们小时候正月初曾经跟随大人们到左家沟去祭拜祖先神子,清明节曾经去左家沟上坟烧纸。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柴里村左永昌老先生曾到左家沟去认亲求助,得到同姓族人周济。这些都说明柴里村左确系从左家沟迁来。

柴里村左姓分为两支。一支人称“大左”,子孙兴旺,人口众多,祖坟在村北八亩地下埝;另一支人称“小左”,人口稍逊于“大左”一支,祖坟在村东岔股道渠北,人称“左家墓”。显而可见,大小之分,源于人口多寡。

早年听老人们讲,元末明初,洪洞县西左家沟村有一左门妇人丧夫,受到同族人欺负、排挤,生活艰难,于是携带两个年少的儿子逃荒来到柴里村,在村南沟北崖下的土窑洞里栖身,长子名叫左深,次子名叫左厚,娘儿仨在柴里村定居下来。后来妇人的一个本家小叔来柴里村探望嫂侄,见此处自然条件尚好,便也迁来安家。左深、左厚兄弟俩长大成家立业与其叔叔家各自垦荒种地,勤劳节俭,日子过得很滋润。这位妇人百年后便在村东选茔立祖,是为左家墓之始,此为“小左”一支。因路远,交通不便,所以她丈夫的骨殖并未搬回来合葬。她的本家小叔百年后在村北八亩地埝下选茔立祖,此为“大左”一支。所以,柴里村左姓原本是一家,都来自洪洞县的左家沟村。

左氏两支繁衍生息,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文人贤士荟萃,不会没有族谱。据现年(2017)九十岁的左银元先生回忆,他曾祖左上林曾是“小左”一支的尊长,记得存有族谱,但年深日久,屡经变乱,不知所终。现在只能从现存的老神子和墓碑上获取一点有限的信息。

保存较好的左文胜(大左一支)家的老神子,从一世左玉传至左文胜为第十六世。

左乔龙(小左一支)家的神子从一世左深、左厚传至左乔龙为第十六世。

村中左姓两支传至现在均为十七世,而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迁居柴里村的连清传至现在连国庆为十九世。由此可见,左两支和连姓迁居柴里村的时间相差不远,均有六百余年,似乎连氏还稍早一些。而明永乐年连氏迁来之前,柴里村有多少口人、哪几个 氏、何时何人创村,目今仍无确凿依据可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左氏和连氏均非创村之人。此二姓氏迁来之前,此处早已有村落,而且村名也早已确定为“柴李村”或者“柴里村”。所以,柴里村历史悠久,当属文明古村落之列。

二、水利灌溉 完备合理

柴里村地处吕梁山东麓的丘陵地带,正对着西山的一条大峡谷——麻峪沟。麻峪沟汇集了崇山峻岭、千山万壑的洪水,首当其冲流向柴里村。水大时,劈村而泻,恣肆纵横,把柴里村南拉成一条大沟,村北拉成一涧一沟;水小时,归入涧河,流入十里以外的汾河。洪流千古,将柴里村刻画成南沟北涧三道梁,三千余亩膏腴之地就分布在这三道梁上,柴里古村安卧中梁。

洪水泛滥,淹村毁舍,冲沟拉涧,那是人少力薄时代的生态悲剧。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抗拒乏力,只能逃避、忍受、屈从。但是,社会发展到人多势众,人力足可战天斗地的时代,这种状况便成为了历史。

柴里村建设完备的洪水灌溉系统对洪水进行治理始于元末明初。大兴土木工程,说明当时村子已经初具规模。前几年,笔者搜集到清嘉庆七年(1802)至十三年(1808),柴里、羊舍两村联合阻止亢村在上游开渠夺水、制造淹村水患的多篇诉讼呈词,还有临汾县、平阳府、河东道、山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山西巡抚、九门提督等等,从下到上各级官府衙门的批文、判词等诉讼文书,其中多处多次写道:“横岭山下,有东西涧河一道,由潘家庄、岭上、刁底、亢村、羊舍、柴里、郭村、太涧、吴村等九村经过,挨次灌地。亢村以上向无渠道,只可灌涧滩河边之地。羊舍村有横岭渠一道,柴里村、郭村各有渠道,并无渠名。”直到道光二十年(1840),才从柴里村的诉状中看到:“我村古有永丰渠一道,开自明初。”由此可知,柴里村的洪水渠开自明初,开始“并无渠名”,直到清道光年间才命名为“永丰渠”。

柴里村的洪水灌溉系统以永丰渠为中心形成网络。这是柴里先民们改造大自然、改善生产、生存环境的伟大杰作。

永丰渠的渠首在刁底河出山口二百米处,离村四里许。先民们在刁底河里横砌一道石坝,将洪水拦截,然后从石坝南侧挖渠引水。拦河石坝的作用是,水小时汇入渠中浇地,水大时一部分汇入渠中浇地,一部分泄入涧河流走,变水害为水利,既享灌溉之利,又不致淹没村庄,造成水害。渠道挖到村西头便一分为二,一条从村南沟边沿呈半环形绕过村庄向东,另一条从村北边呈半环形绕过村庄向东。村南的渠上架了三座石桥,分别是村西一座,村中一座,村东一座,故此渠俗称“桥子渠”。村中的那座石桥比较宽阔,桥顶上是南北通道,也是可供人们憩息的小型广场,俗称“桥子顶”。桥子顶向南铺砌了一面宽十来米、长百十米的大石坡,中间两行条石,两边砌着片石,人们习惯把这面坡叫做“桥子坡”。这还是一条北通洪洞万安景村,南达临汾城、襄汾的要道。环绕村北的那条渠因从住户房屋后边经过,人们习惯称作厦背后渠。永丰渠引刁底河洪水灌溉,自出山口至村西头长四里许,然后分作南北两条渠环绕村庄向东,伸延三里许,像一座巨型金钟,将中梁上二千多亩肥沃良田全部灌溉。

永丰渠这一古老而又科学的洪水灌溉系统,有两点令人惊叹:一是整体构思奇特,设计科学合理。渠道绕村而开,水道、道路、桥涵以及每一块地头上的上水夹口都设计得实用而到位,即使今天看来也不能不叹为最佳工程设计方案。二是工程浩繁,工程量惊人。整个渠道展开足有十来里,从大坝到主渠道、桥涵都是石帮石底,还有许多石夹口及其附设建筑均用杂灰泥筑砌,坚固耐久。环绕村庄的两条渠底比村子还高,渠帮高砌,固若铁铸,用工量、用料量数以百万方计。如此浩大的工程即使放在现代也非易事,更何况在古代生产力非常低下,绝非三年五载之功。从近年搜集到的资料推断,永丰渠工程初创于明朝初叶,成形于明隆庆和万历之间,陆续施工达百余年,耗费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永丰渠是柴里先民创造的一个奇迹,但这还不是柴里洪水灌溉系统的全部。在同一时代,柴里的先民们还在村南修了一条洪水渠,俗称“南边渠”,引岔口河里的洪水灌溉南梁上的几百亩土地;又在村北修了一条洪水渠,俗称“沙圪垯渠”,引刁底河里的洪水灌溉北梁上的近千亩土地。这样柴里村三道梁上的土地就全部得到洪水灌溉。

庄稼人都清楚,洪水灌地越灌越肥。每年夏月,雷鸣雨至,山洪暴发,将冬春时节山坡上积蓄的牛、羊、禽、兽的粪便,还有那些经过充分沤腐的枯枝败叶冲刷、汇聚、裹挟而下,所以那山水是黑褐色的、油油的、粘粘的、稠稠的,灌到田地里像施了肥一样,把土壤也变成黑褐色、非常肥沃的了。这种水浇过的田地里,种什么长什么,庄稼像泼了油似地疯长。笔者早年在村务农时,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只要三伏天浇过西山洪水的土地种上小麦,冬春不管多么干旱缺雨,都会有收成。如果冬春再有两场透雨接墑,必定大丰收。而且,笔者还做过一些社会调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谁家有几十亩好田地,谁家就住高楼大厦,谁家住高楼大厦也才有出秀才、举人、进士的可能。所谓“寒门出贵子”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少之又少, 竟寒门子弟输在了起跑线上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的命脉、农民的命脉。柴里人六百年前便牢牢攥紧了这条命脉毫不放松。先民们凿渠引水灌溉田地,而且和上游的亢村、羊舍两村争水争得头破血流、难分难解。 们为争水殴斗无数次,官司打了四百多年,打到了临汾县衙、平阳府衙、河东道衙、山西按察使司、布政使司、北京的九门提督府、都察院。亢村的当事人被充军流放;羊舍的当事人被杖责关押;柴里的当事人左璋先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农历四月十八日自刎于平阳府衙,血溅大堂。一场场械斗、一场场诉讼官司连绵不断,先民们就是为了争得这一涧繁衍生息的命脉。

设施完备、设计合理的水利灌溉系统为柴里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条件,为柴里成为远近闻名的文风村子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三、重视教育 英才辈出

柴里的先民们勤劳俭朴、筚路蓝缕、垦荒耕田、治水引洪,经过多少年多少代人的不懈苦干,逐步改善自然条件,改善生存环境,创建了一个富庶繁荣的宜居家园。经济的发展、衣食的富裕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柴里历代先民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代代秉承“耕读传家”的持家济世的祖训家风。

柴里先民重视文化教育的重要标志是那座古建文昌阁,俗称文昌楼。文昌阁建于村东南角的永丰渠上,一层是一座横跨永丰渠的石桥,桥上建一座阁楼式的殿堂,里面供奉着掌管文运功名和禄位的文昌帝君。柴里的先民们一辈辈、一代代、一年年在此虔诚地烧香、磕头、隆重祭祀祈祷,目的就是期冀文昌帝君保佑惠顾柴里子弟聪慧、博学、登科进 、求取功名、光宗耀祖。柴里村的最早的义学就设在文昌阁这座殿堂中。

据民国版《临汾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临汾全县只有七所义学:县义学、东关义学、兰村义学、卢道村义学、亢村东、西义学、柴里村义学。这是全县学校教育的典范,而此前只设县学,其余便是一户一族的私塾。三百多年前,一个远离县城

30里的小村落竟设有义学,在如此广袤的大县中七占其一,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能不让我们这些晚辈赞叹不已。

据县志记载,柴里村义学设立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为本村生员左时能等公立。左时能等公是柴里村最明智的贤士,首倡并力辟柴里村学校教育之先河,功可垂千秋,义可泽万代,可惜县志记述太过简单,又别无碑记,岁月的风尘几乎湮没了这辈先人们为家乡兴办教育而劳碌奔波的心血和汗水。

文昌阁建于何时,已无据可考。现存的柴里村文昌阁重修碑记镌刻于道光十年(1831)二月初八日,距乡贤左时能等公创立义学时的康熙四十五年(1706)已经过了125年。俗语云:没有三十年不漏的瓦房。文昌阁二层顶盖的就是瓦房,不可能历经125年都没有修葺过,可惜前面的初建和修葺均无文字可考。道光十年(1831)的修葺距今已一百七十多年。文昌阁颓毁于民国年间,到了解放初期只剩了一层的石桥和二层的墙框子,顶盖无存。所以,道光十年(1831)的修葺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修葺。

据仅存的柴里村文昌阁重修碑记载:“尝读书曰:树以五谷、教以人伦,有养有教古圣王之所常重者也。有教而可以正人伦,有教而可以敦风俗,有教而可以化性情气质,此教之所不容忽也……敝庄旧有文昌阁义学已多年矣,第风雨飘摇,理应修葺......”碑文只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而无初建及以前修葺的时间记载,成为一大憾事。我们可以作如下推断:

(一)先有文昌阁,后在文昌阁中兴办了义学;

(二)文昌阁就是为兴办义学而建,即建起文昌阁后,当时就办起了义学。

文昌阁于民国年间塌毁以后,柴里村义学便迁到了村南永丰渠北的半圪同大路东侧。据传说,这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原是张家的祠堂,解放初期,院子南边还有水桶般粗的一棵柏树。院子西南角建有大门,门前上额方砖上刻着“柴里学校”四个大字,两侧均嵌着砖刻楹联,上联“国家强盛视教育”,下联“民智开通须读书”,字迹苍劲,教喻透辟,据说是本村左生辉先生所书。左生辉先生民国年间、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唐侯庙中学当过校长,解放初期曾在临汾县第四中学(吴村)当过校长。上世纪60年代在本村小学教过学。据《临汾县志》记载,土门北里之柴里村属二区,民国八年(1919)设公立初级小学。直到解放后村民们仍习惯于称此校为“义学”。

半圪同义学是一座四合院,北房貌似古庙中的大殿,前面全是木结构搭挂和木制门窗。这是一座一统三间的大教室,两侧各建有一孔砖券窑洞,东一孔做了厨房,西一孔为教师办公室。西房一共三间,一统两间做教室,北边隔出一间做教师办公室。西房靠大门处,还建有一孔不深的砖窑,也做办公室。东房三间做教室,东南角建有一孔砖窑洞,作办公室。南边无房舍,据说原先大门朝南,后来改朝西。整座院落除三面房屋以外大约10多米见方,方砖铺地,格局紧凑,当时足可容纳村学。笔者上小学时,北教室是一、二年级复式班,东教室是三年级,西教室是四年级,每个年级只有20来名学生,全校也就七八十名学生。五六年级就算高级小学了,要到五里多远的土门村或者李仵村去上。

1972年春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大背景下,原村小学升格为七年制初中。学生人数和班级均增加不少,全村学龄儿童接近300名,原义学难以容纳,只好一校分多处。一年级在村东私人窑洞里,二年级和四年级在玉皇楼上,三年级两个班在村西第四生产队原作为仓库的砖窑里,五、六、七年级在桥子顶上原义学里。1973年,大队在村东建起了新学校,一排砖窑、三排(六间)教室。1973年秋季开学,全校学生全部搬到新校址,从此义学被废弃。从“义学”的创办到公立小学的兴办足以说明柴里人自古以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正赖于此,柴里村才得以文风荟萃,闻名遐迩,村中英才辈出。

据《临汾县志》记载,近代柴里村学有所成、功名显赫的有:

左廷麟 例授文林郎、拣选知县、平定州学正、咸丰辛酉科贡、同治甲子科举人。

左崇典 钦加六品衔、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戊子科举人、壬辰科进士。

左秉南 例授儒林郎、候选训导、光绪岁贡生、恩科进士。

左秉钧 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山东候补知县、乙酉科 贡、丙戌科教习。

左炳宸 清贡生。

左崇祺 光绪丙午科优贡、甘肃贵德、西固县知县。

左文光 清诸生。

左廷塏 钦加六品衔、候选训导、增贡生。

左 瑗 清国学生。

左夺魁 训导(从七品)。

左聘卿 省立医学专门学校业,晋城师范讲习校长。

除上述文人贤士,《临汾县志》漏录的秀才、诸生、名士还有数名,如武举人左桂、九品左全有、名士左法鼎、侯建邦、侯建督、李芝等等。这些贤达名士散见于荒野墓碑和民间传说中。

清朝中后期,柴里村真是英才柴里村文昌阁(义学)重修碑辈出,群星璀璨,所以方圆百里世代传扬的“上了柴里村坡,秀才 驴多”民谚真实可信,名不虚传。

四、大院巍峨 深宅栉比

柴里村的先人们经过数百上千年的艰苦奋斗,垦荒造田、治洪引水、兴修水利、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创造了安居乐业、物资相对富庶的美丽家园。在此基础上,重视文化教育,兴学育人,历代子弟崇文尚武、英才辈出,把村子建设得深宅大院巍峨比肩,美仑美奂。

柴里村的大院,俗称砖包楼院筒瓦厦。这一称谓,一是亮明建筑规制——楼院,二是点明主要建筑材料的运用——砖包、筒瓦厦,很恰当地概括了这种深宅大院的基本特色。这样的古建宅院全村共有十六座,它们的建筑时间参差不一,但基本都在清代,其建筑风格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其共同点是:都是坐北朝南,有中轴线,左右对称。北面为主,是上房,共二层,第一层建一排五孔承载力很强的拱券结构的砖窑洞,窑洞前建木结构的走廊,窑洞上建五间砖木结构的房屋,一层的前廊和二层楼房的前面子用雕刻和造形都很精致优美的木件搭挂建构,美轮美奂。东西两面是厢房,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木板垫棚,这种房屋外部窗户上顶一米多高的天窗,内部实际上是二层,一层高八尺,担檩条,铺木板,下面是火炕可以住人;二层棚板以上平口高七尺许,可存储粮食、杂物。院子南面是一座宽敞的大厅,俗称南厦厅。东南角建大门,西南角建厕房,西北和东北两角建厨房。房顶多为硬山顶,少数为悬山顶,一律覆盖筒瓦厦顶。每排房顶都有一条砖雕的美丽的厦脊。院内铺墁方砖,四面房屋廊檐下都有石条和青砖砌铺的台阶,俗称圪台。

每一座宅院还有一个必有的附属建筑,那就是在院墙外东侧、西侧或者南侧建一排马房。马房中有马厩、草料房、农具房和仆人的住房,还有的安砌石硙、石碾,这是农耕之家所必需的建筑。

这是独立的一座大宅院的建筑格局,还有两院连通的一种格局。那就是大户人家把两座院子串联起来,中间建一座大厅,俗称“过厅”,使前院和后院畅通。然后,前院南面再建一座南厦厅,实际上前后院中间的“过厅”也可以作为后院的南厦厅,遇有红白喜事,两座大厅都可


「尧都古村落」之土门镇柴里村-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文风著称数柴里左元龙柴里村闻名遐迩。临汾河东西方圆几十里以内,只要一提到柴里村,人们就会翘起大拇指啧啧称道:“柴里村是个文风村子,上了柴里村坡,秀才比驴多!” 这里所谓“文风”,并非指文章、文字语言风格,而是指文德教育之风。说柴里村是文风村子,柴里人颇为自豪;可是说“上了柴里村坡,秀才比驴多,”人们一听就皱眉头,满脸的不高兴,其实这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390

1526722225289.png

0
0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