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造办智慧商显欢迎您!
华语祥影-智慧商显-苏造办SuZaoBan
6*12小时服务热线:
15510033533
问道中国

临汾的点点滴滴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2-02-22 人气:1166
【苏言道】一个城市的历史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回忆一段历史、讲述一段故事,可以追溯城市发展的脉络和进程,追忆沧桑变化中的人和事。此文叙述的只能是临汾城的点点滴滴,只能算作引玉之砖,欢迎大家多多指正。此临汾非彼临汾从古到今,临汾的名称不只是一个,在不同的历史时段曾有平阳城、高梁城、白马城、卧牛城等叫法。临汾县曾旧称平阳县。隋朝时
临汾的点点滴滴-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333

一个城市的历史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回忆一段历史、讲述一段故事,可以追溯城市发展的脉络和进程,追忆沧桑变化中的人和事。此文叙述的只能是临汾城的点点滴滴,只能算作引玉之砖,欢迎大家多多指正。

此临汾非彼临汾

从古到今,临汾的名称不只是一个,在不同的历史时段曾有平阳城、高梁城、白马城、卧牛城等叫法。临汾县曾旧称平阳县。隋朝时曾出现平阳县和临汾县名称并设的情况。平阳县是现在的临汾,而当时的临汾是襄陵、太平(今襄汾县汾城)、绛州(今绛县)一带。《隋书·地理志》记载:“绛郡正平县,旧为临汾”。后来改平阳郡为平河郡、改平阳县为临汾县,才是今天的临汾。之后临汾县的名称就一直延续到民国、到解放后。1958年,曾短时间将浮山、襄陵并入临汾,后分出。

此平阳非彼平阳

自古以来就有尧都建于平阳的说法,但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到21世纪今天的2500多年间,中国有过10个叫平阳的地方,并非临汾这一个平阳。最多时,全国同时有5个平阳县。在隋朝,平阳的名字不能用了,因为隋朝皇帝姓杨,而阳与杨同音,平阳就是平杨,显然不行,必须改,于是全国就一个叫平阳的地名也没有了。这些曾取名平阳的县,存在时间最短的仅45年,最长的已有1100多年。最早的平阳县,在春秋后期的晋国。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距今2500多年了。不过那时晋国所谓的县,只是卿大夫的封邑,并非秦朝以后郡县制的县。这个邑地平阳,就是现在山西省临汾市内。

现在全国最终唯一保留下仍被正式称作平阳的县,是命名最晚的、现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的平阳县。

说到平阳,“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已成定论的说法近年来也有不同的观点。也都是引经据典、言之凿凿。但是其中有一点细节在这里要说一下。 

据《通典》记载:“尧旧都在蒲”。

《阚骃十三州记》记载:“蒲阪,尧都。盖尧帝亦都此,后迁平阳。”

《帝王世纪》载:“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

那就是说尧建都最初并不在平阳,而在蒲。那蒲又在哪里呢?有两个答案:临汾的蒲县与永济之蒲州。本人有一篇文章考证了二蒲的关系,或可参考。但是既然“后迁平阳”也证明了“尧都平阳”的说法。特别是襄汾陶寺遗址的发现,更是为此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临汾和平阳府

平阳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人们说的“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就是说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但是临汾的平阳与此无关。

有观点认为,古有“山之南,水之北”为阳的说法。临汾的平阳指平水之阳,其地处平水之阳而名(平水即今龙子祠泉水)。最初的平阳是在汾河以西现在尧都区的金殿一带,而非现在的临汾城的位置。也有观点认为从根本上说,平阳并不是指今天的金殿一带。

今临汾城,是由北魏时所筑的白马城扩建而成。此地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及两汉为河东郡,三国时属曹魏,置平阳郡、平阳县,平阳作为郡一级的地名第一次正式出现。按照史书的说法,“平阳前汉为县,后汉为侯国”,平阳的地名升了一格,平阳所涵盖的也并不仅限于现在的临汾,而是包含临汾在内的很宽大的一个区域。

到了隋朝,平阳的名字不能用了,改名为平河郡。随后又改平河郡为临汾郡,临汾的地名第一次出现,临汾县的地名也同时出现。从宋朝开始平阳郡改为平阳府,这是平阳府名称第一次出现,直到元、明、清,临汾县一直是郡、府的治所。

明清时,平阳府包括今临汾、运城两市及灵石县和石楼县。

民国时曾将平阳府所辖之地称为河东道,一些县由省直辖,不过临汾县的称呼依旧。1949年,成立晋南区,初属陕甘宁边区政府,后改属山西省。1950年临汾、运城分专,1954年临汾、运城又合并为晋南专区,辖29县,专署设在临汾县。1970年,晋南专区又分为临汾、运城两地区。

1971年,城区、尧庙、贾得、段店四个人民公社从临汾县分出,新设临汾市(俗称小市),其余仍归临汾县辖。

1983年,临汾县并入临汾市。2000年11月1日,撤地设市,成立地级临汾市(俗称大市)及尧都区,至今。     

卧牛城

 临汾,素有卧牛城的说法,《临汾县志》中有“临汾城墙雉堞内则土壅卧牛”的记载。

1977年10月,在城墙东北角上挖出了一个铁牛和石碑。这尊铁牛呈正卧状,生铁实心铸就。身长43厘米,角高30厘米,座长44厘米,宽31厘米。出土的铁牛成为临汾城千年沧桑的历史见证,现在临汾大中楼下有其复制品展示。

与铁牛同时出土的两块石碑上记载,历史上五代开始的第二年(公元908年),后梁晋州刺史徐怀玉组织守军修复被毁坏的城墙时,在城墙的东北角发现了一尊铁铸卧牛。徐怀玉赶紧命人刻石,记录了发现铁牛的经过,并将铁牛装入一石函内。石函放在平放于地的刻石其上,重新埋入城墙。

在相隔465年后的明洪武六年(1373年),平阳卫指挥使胡渊率兵修筑临汾城时,又发现了铁牛和石碑。胡渊弄清铁牛及石碑的来历后,认为大吉大利,便择吉日、举仪式,把铁牛重新隆重埋入原处。并命人撰文刻碑,以记述此事。

据说民间有“棒子须,西葫芦,卧牛城下卧牛出”的说法。根据石碑的记载分析,“棒子须”指的应是徐怀玉,“西葫芦”指的应是胡渊,“卧牛城下卧牛出”,指的就是他们发现和重新掩埋铁牛的事实了。

铁牛自埋入城墙以来,历经梁开平二年、明洪武六年到1977年三次出土。铁卧牛的铸造是什么年代,又是何时埋入城墙之中,尚无从确切考证。据专家分析,铁牛可能埋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晋州治所迁于平阳新城的时候。那么至今应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临汾城的地理位置明显高于周边,或许就像一头正卧着的牛。那么是因为城像卧牛而铸铁卧牛,还是因铸铁卧牛埋在城墙之下而命名卧牛城呢?因为还有神牛可以镇水妖的说法。能看看当初石碑上的文字或许就可以解答了。

1988年在城西北角又挖出一尊铁牛,为临汾卧牛城的来历又添佳话。

鼓楼不是鼓楼

以前有人说,北京人也不是都去过故宫,其实临汾人也不是都上过鼓楼。

西安市的鼓楼规模宏大,面积1377.64平方米,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临汾的鼓楼,高43.75米,底座面积1600平米。临汾鼓楼的面积不大,但高度比西安市的鼓楼还要高出7米多。民间有句俗语说,平阳府的大鼓楼,半截插到云里头。

临汾鼓楼的初建年代未见于史籍记载,至少,临汾的鼓楼在元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平阳发生大地震,鼓楼遭毁坏,且于两年后重修,确是见诸于史书而成为可信的史实。也就是说鼓楼的初建年代至少已经有900年以上的历史了。

鼓楼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八次重建和修复,多是由于地震而毁。而在1948年临汾城解放前夕,城内守军将修复仅15年的鼓楼强行拆毁,却属人为。当时楼宇被毁仅留底座。

最近一次的修复自1984年开始,1987年5月重修完工。当时,各界人士踊跃捐款,现今古楼上有石碑记载。

临汾的鼓楼不仅仅是叫鼓楼,也叫过“钟楼”、“市楼”、“谯楼”。鼓楼西路南的第一条胡同名称为钟楼巷而不是鼓楼巷。鼓楼的正式名称为“大中楼”,但这里的中并不是地理上中心的中,至少鼓楼显然不是临汾城的中心。钟楼的名称最早正式出于金代,大中楼的名称是出于清康熙年代。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鼓楼毁于地震,于康熙四十九年重建。主持重建工程的是时任平阳知府的刘棨(1657~1718)。据《《重建平阳府大中楼记》记载,鼓楼重建完成后,刘棨题名为大中楼,并解释说取义于“允执厥中”。

在清宫戏的电视剧里常常看到,故宫著名的三大殿之一的中和殿正面,悬挂着“允执厥中”的匾额。据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被称为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中与钟同音,大中楼也有大钟楼的意思,但中字不仅是中心,还有了更深的含义、更高的境界。

说到重建鼓楼的清代平阳知府刘棨还有一段话要说。

刘棨,字弢子,号青岑,清代诸城逄哥庄(今山东省高密市逄戈庄)人,刘家时代家风清廉、教子有方,后代皆学有所成,其父刘必显为清顺治朝进士,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为官清廉爱民,《清史稿》为之有传。他在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九年(1704—1710年),任平阳知府。子、孙、曾孙、玄孙均居高官。5个儿子中举,3个儿子中进士,刘统勋就是他的第五个儿子,进士出身,为官于雍正、乾隆两朝,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其孙刘墉更是由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热播,与乾隆、和珅一起家喻户晓。于是,刘墉因其爷爷为官于临汾,他与临汾也算有些关系了。

刘棨主持重建鼓楼的当年,还重建了平阳试院(贡院)。

鼓楼上的钟

古时候,有击鼓以聚众,敲钟以报时的说法,其实直至民国时期,临汾依然存在敲钟报时的做法。现在仍有大钟存于鼓楼之上。

鼓楼上的大钟是金明昌七年(即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所铸,高2.3米,直径1.5米,重五千多斤。钟上铸有许多文字。比较清晰的有:“佛宝”,以及“皇基永固,宰辅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十六个大字。钟腰处周圈铸有八卦图形。

依据大钟上文字的内容,“佛宝”和“法轮”之词,大钟应为佛教之物。八卦图形应为道家之物。两教的标志同存于一钟之上,也体现了古代儒释道大融合的文化特色。

大钟存于鼓楼之上,单纯根据铸钟的时间,推断鼓楼的初建年代,似乎有些牵强。因为没有铸钟与建楼的相关性的记载。另外,佛、道之物为什么会置于鼓(钟)楼之上呢?钟是不是与楼同时出现,会不会是从别处搬来的呢?确实尚无从查考。但有资料表明,明朝时在鼓楼的西南侧、铁佛寺以东的位置,曾经有过一座钟楼,只是后来毁掉了。钟楼上必然有钟,那钟楼上的钟是什么样的,又到哪里去了呢?

在临汾城的老照片上看到,日寇侵占临汾时曾把大钟进行粉化,还写上中日亲善的字样。随着日寇投降,自然不会存在了。现在历尽千年的古钟虽已锈迹斑驳,但原本的模样不改、原铸的字迹依晰可见。

鼓楼上的匾额

明洪武初年(1368年)鼓楼重修,国子监助教张昌题写了“太行形胜,云天咫尺,河山一览,中州雄镇”四块匾额,分别挂在鼓楼上的东、南、西、北侧。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进行了较大的维修,在鼓楼底座四侧有了“东临雷霍,南通秦蜀,西控河汾,北达幽并”四块石刻匾额。

后因地震鼓楼被摧毁一空,于康熙皇帝四十二年(1703年)重修,重修后增题了“乾坤楼阁”和“望于姑射”两匾。

1933年鼓楼再次毁于地震而再次重修。之后,在二层上的匾词分别是“紫气腾临”、“博物馆”、“声济河汾”、“襟山带河”,三层为“梯凌霄汉”、“声和击壤”、“窗宿斗牛”、“音协大章”。

现在鼓楼的词匾是于1987年重修时正式立的。分别是:

底座四个拱门的上方是:东临雷霍,南通秦蜀,西控河汾,北达幽并。并注明万历三十一年修复,1985年7月重建时复制。

二层的四侧是:紫气腾临(董寿平书),乾坤楼阁(舒同书),襟山带河(段云书),声和击壤(赵朴初书)。

三层的四侧是:太行形胜(徐向前书),云天咫尺(徐向前书),望于姑射(启功书),窗宿斗牛(军人书法家李铎书)。

鼓楼东西两侧,各建有石阶和门楼,东梯门楣为“眺嶽”(眺岳),西梯门楣为“雲梯”(云梯)。登台阶40级,即可上到近10米高的台坪,并由此入一厅,上二层。

临汾城的城

临汾城的城年代久远,历朝历代的建新修旧,成为我国的历史名城。

据康熙四十七年编撰的《平阳府志》记载,临汾城原为土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发兵卒万余,将旧城增广重修,并将城墙包砖。景泰初年(公元1450年),再次重建和修葺。

据记载,当时城周长十一里二百八十八步(5980米),高四丈五尺(15米),外包以砖;池深二丈五尺。城四边各建一门,城门外各建瓮城。城门之上和城的四个角各建有木结构城楼和角楼。

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增筑东关城,周长一千二百六十四丈,高两丈五,城上宽九尺。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又重修,并增高三丈二尺,上宽一丈八尺,外包以砖,新添角楼四座,临汾城内、外城的基本格局即告形成。

经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临汾大地震后,南、北关变为废墟,西关辟为菜地。

临汾城的东城墙的位置在现在的平阳广场舞台的背后。南城墙在五一路的北侧,北城墙在古城路的位置。现在解放西路顶到头军分区和税务局小区,当时曾是军分区的靶场。靶场的西面就是西城墙,北面就是北城墙,靶场处于城内的西北角。六十年代时城墙的遗存基本完好,只是一些区域城墙的砖被拆除了。

城西北角的城墙还有一段遗址,是西北角楼基址。在建古城公园和古城路时对古城公园东侧的古城墙及瓮城城门进行了保护性修复。通过这个城墙角,可以看到临汾城当时西、北两座城墙的位置,还可以体会当时临汾城墙的高度和厚度。

临汾城四面的护城河,俗称城壕沟。以东、南、北三面的城壕沟要宽一些、深一些。

历年城市改造、扩路,许多城里的住户都迁到了城壕沟,在靠城墙一侧盖起了房屋。鼓楼南北大街改造时搬迁的为多。

临汾城的四个城门

临汾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而且都有雄伟的门楼和瓮城。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东武定门,西和义门,南明德门,北镇朔门。

东南北的三个城门早都荡然无存了,但直到六七十年代,残存的城墙仍留有一个口子,标志着城门的所在。唯独西城门却一直保存到鼓楼西改造的时候,其位置大致位于鼓楼西大街军分区大门之西侧。五、六十年代西门已经没有了门上的楼,也没有了瓮城,但是门洞尚存。门洞可以过一辆马车,城墙很厚。城的大门设于门洞中,不是扇形打开,而是向南北两侧推拉。门洞内的地面是用石头铺就。和义门三个字位于门洞之上,刻在三块方砖上,城门内外皆有,唯城门内侧更为醒目。

六十年代时整个西城墙外侧的城砖保存尚好。西门与西城墙仍连在一起,南面延伸到了临师,北面一直延伸到军分区的靶场。

东关的城门

东关本身就是一座小城,建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重修,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又重修。

东关城有四座正门、三座角门,东为望晓门,西为盘射门,南为望熏门,北为望关门。三座角门是东南角为我公门、遇公门,东北角门为荩门,都是以当时主持修门的人的姓命名的。后来改称小北门、小东门、小南门。小东门在东关大开发前仍存在,位于现在东关立交桥西桥头北侧往东的胡同内。

鼓楼、西大街

临汾城的主街道,以鼓楼为中心来看,往东的东大街距离最长,还延伸到东关。鼓楼到西门最短。南北方向基本相当。

鼓楼东大街在文革时期曾命名为红卫路,各个胡同都以红卫路第几巷来命名,巷口还做了标志。到现在人们在口头上仍然保持着红卫路的称呼,但是第几巷的称呼即使在当时也不大流行。

鼓楼东、西大街的路,从东关大十字西到地委门口,全部是水泥路,质量很好。每逢雨后,路面非常光洁,甚似青石般质地,而无粗糙的质感。东西大街虽为水泥路,但从东到西与南北胡同相交的十字路口却都是用长宽近一米左右的青石铺就。石头并不完全平整、方正,且石头之间还有缝。这种情况显然是专门而为。究其原因,解放前鲜有胶轮车,而牛车、马车多为铁轮车。主街道的水泥路有必要限行铁轮车,但小胡同难以限行,东西大街还是要通过的,于是把交叉的十字路口设计成石头路以保护主路。

洪家楼、青狮子口、财神楼、二十府子口(体育街)、钟楼巷等几处十子路口的路面都是这种格局。

解放后对鼓楼东、西大街进行过多次改造。1982年对鼓楼东大街进行的拓宽改造,是历史上对鼓楼东大街最大的一次改造。看看现在的路,可以想象,当时的路面该是多么窄了。要是现在才进行改造,怕是难上加难了。

鼓楼东大街两旁有几处机关单位,但以商店为主,门面都不大,基本上都是平房。还有一些商铺高于路面,要上几级台阶后才能进到店里。从西到东比较大的是文具店、万全堂药店、糖业七部、女子商店(后称三八商场)、文体商店、茶馆、前进商店、蔬菜门市部、胜利商场、五交化商店、寄卖店等。小沧浪和新心池澡堂,东风理发馆。饭店有农民饭店(在鼓楼西南角)、工农兵饭店(一条龙饭店)、五一饺子馆。还有四个个文化娱乐类的场所:文化宫、文化馆、大礼堂、电影院。

大礼堂为专门的剧场、电影院专门放电影,可以放映宽荧幕电影。文化宫是影剧两用。文化宫和文化馆经常有展览和讲座,文化宫的周末舞会和体育场的篮球赛,成为当时城内免费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当时驰骋在蓝球场上的都是各单位的业余爱好者,临汾城不大,球迷们都可以说的上他们的名字和工作的单位,也都把他们当做明星一样评头论足。

文化馆北墙上的四龙壁,在文革时险遭不幸,现在立于鼓楼北大街与古城路十字口东南角,是鼓楼南北大街上十龙壁中唯一一座琉璃烧制的龙壁。

鼓楼南、北大街

鼓楼南北的路在1997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2006年又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更高标准的改造,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城市的地名一般都是叫路、街、巷(胡同)。按说路和街应有些区别。似乎街应是要有铺面、商店、茶馆、饭店,要不然怎么叫逛大街呢?而路则不然,不过也不一定,你看长安街上有多少铺面呢?许多城市街道的命名都将南北、东西予以区分,一个方向叫街一个方向叫路,让人一听就知道其走向。临汾街道的命名大致按照东西为路,南北为街的模式。如东西向的解放路、向阳路、红卫路、五一路。南北向的迎春街、平阳街、体育街、中大街等,但也有例外。东西向的贡院街不用说了,那是旧称的延续,最突出的是南北向的秦蜀路。现在习惯上鼓楼北叫鼓楼北,鼓楼南叫秦蜀路。其实原先曾经命名鼓楼南以南叫秦蜀街,鼓楼北以北叫幽并街。对应了鼓楼上“南通秦蜀”和“北达幽并”的说法。

现在这条南北的路更长了,你知道叫啥路么?

一中不是一中

临汾市第一中学是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学,前身是晋山书院,创建于1896年。同年扩建为平阳中学堂,其后几经更名,1914年更名为省立第六中学,1934年改名为省立临汾中学。1948年命名为山西省立临汾第一中学(简称临一中),直到1950年才正式定名为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

 市委机关(原来的地委机关)和一中是一墙之隔的,市委和一中的门都是朝南开的。有一堵东西向的墙把两者连通。 直到改革开放前,这道墙靠市委大门约20米的地方还保留着老六中的大门。门是拱门,虽已用砖砌住,但门楣上方“省立第六中学”的六个大字非常醒目,属空心楷书,横排。六个字分别刻在六块近二尺见方的方砖上。小时候每天走过这里都免不了要抬头看看。后来开发改造,不知六块方砖的下落如何,可能被有关方面收藏而妥善保管了吧。

现在临一中的后门(北门)建筑很醒目、很庄重,上面有“临汾一中”几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段云题写,门是后来建的。一中虽然并本有后门,但是老的正门一直在鼓楼西。

三中是三中,二中不是二中

临汾市第三中学1954年由原晋南专署创办,文革开始后,同临汾一中一并划归原临汾县管理。恢复高考后,临汾一中收归原临汾地区管理,临汾三中仍留原临汾县管理,2001年地改市后,仍留尧都区管理。2004年3月,临汾三中整体上划归市。

现临汾二中建校于1958年,建校即称二中,但时间上排位第四。最初的二中是刘村中学。

刘村中学由临汾县北刘村人张登岳(字子高)先生自费建于1938年,曾称自力中学、北刘中学、临西中学。解放后,北刘中学由国家接管,更名为“临汾县第二中学”,1957年后改称“临汾县刘村中学”,1958年改称刘村中学。



临汾的点点滴滴-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一个城市的历史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回忆一段历史、讲述一段故事,可以追溯城市发展的脉络和进程,追忆沧桑变化中的人和事。此文叙述的只能是临汾城的点点滴滴,只能算作引玉之砖,欢迎大家多多指正。此临汾非彼临汾从古到今,临汾的名称不只是一个,在不同的历史时段曾有平阳城、高梁城、白马城、卧牛城等叫法。临汾县曾旧称平阳县。隋朝时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333

1526722225289.png

0
0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