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造办智慧商显欢迎您!
华语祥影-智慧商显-苏造办SuZaoBan
6*12小时服务热线:
15510033533
问道经济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重庆地票制度实施10年记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2-12-24 人气:342
【苏言道】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对农村土地流转始终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是城市建设用地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空心村”大量存在。2008年诞生于重庆的地票制度,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上述矛盾。经过10年探索实践,地票制度有效促进了重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有效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重庆地票制度实施10年记-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2709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对农村土地流转始终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是城市建设用地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空心村”大量存在。

  2008年诞生于重庆的地票制度,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上述矛盾。经过10年探索实践,地票制度有效促进了重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有效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唤醒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

  不久前刚搬进新家的原涪陵区马武镇石朝门村村民老黄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穷,房屋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便“屋外大下,屋内小下”,小孩上学、老人就医也不方便。“做梦都想搬出去!”老黄说,幸好有了地票制度,他用宅基地复垦后获得的地票价款13万余元,选上了城里的一套135平方米的房子。“条件比原来好多了。我还经营着副食店,空闲时到周边打工,家庭年收入10万元,日子过得好着呢。”

  事实上,在重庆,与老黄一样用地票买新房的村民数以百计,这便是重庆首创的地票交易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城乡发展迅速。尤其是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落户,在农村的宅基地因缺乏退出通道而长期闲置,造成了城乡建设用地双增长、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事实。不仅如此,由于农村宅基地不可抵押、交易范围受限,农村土地变成了“沉睡的资产”。

  如何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的“两难”问题,唤醒农村“沉睡的土地”?2008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在全国率先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在当年12月6日的拍卖会上,重庆市首张地票300亩指标由民营企业重庆玉豪龙公司以2560万元竞得,高出起拍价1280万元,增幅达100%。自此,重庆在全国首创了地票交易制度。

  所谓地票,是指将农村闲置、废弃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农村自身发展后,节余部分以市场化方式公开交易形成的可在全市规划建设范围内使用的指标。地票以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为基础,具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建设用地规划空间指标功能,并对三项指标实行打捆交易。

  10年来,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统筹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地票及农村实物产权交易,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累计交易地票25.8万亩、505亿元,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产”,建立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通道,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制度护航,改革扎实有序推进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地票交易制度实施10年来,围绕复垦、交易、使用三个环节,形成了以《重庆市地票管理办法》为总领,以“自愿复垦、公开交易、收益归农、价款直拨、依规使用”为核心内容的地票制度体系。

  自愿复垦。充分尊重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意愿,在住有所居的前提下由农民自愿申请复垦,政府不下达指标,不搞被复垦。复垦按规程组织实施,形成的新增耕地仍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优先由原农户承包使用。

  公开交易。地票制度实行市场定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公开组织交易,采取挂牌或拍卖方式确认成交。

  收益归农。地票价款扣除复垦成本后,净收益全部归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其中,复垦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形成的地票,由农户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85∶15比例分配收益。

  价款直拨。为减少中间环节,及时兑付价款,重庆市国土房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复垦管理实施地票价款直拨的通知》,要求地票价款经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核算后直接汇入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

  依规使用。地票使用始终坚持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新增经营性建设用地实行“持票准用”,每年地票市场规模3万亩左右。对主城区以外的区域实行差异化地票使用政策,按使用地票面积,对渝西地区配给25%、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配给50%的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和空间指标。

  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了地票改革扎实有序推进。重庆地票交易制度还引起了全国其他省份的关注,近年来,“复垦券”“集地券”“地券”等一批新名词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

城市反哺农村,不断释放制度综合效益

  得益于地票交易制度,重庆新农村建设轰轰烈烈。其中,江津区龙华镇燕坝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申请退出建设用地330亩,建新居占地100亩,指标抵扣后,形成地票约230亩。燕坝村充分利用各种“叠加”政策,农民户均获得资金支持10万元,不用出多少钱就能住进120平方米的新房,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10年来,重庆地票制度建立了“远距离、大范围”的区域反哺机制,累计为农村筹集资金500多亿元,在促进脱贫攻坚、耕地保护、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以复垦农村建设用地替代开发荒山荒坡增加耕地的方式,在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地票运行实行先复垦后使用,实现了“先补后占、占补平衡、数质对等”,守住了耕地红线,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据了解,目前,重庆市累计交易地票25.8万亩、505亿元,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8万亩、9.93亿元,承包经营权、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土地实物产权流转交易35.7万亩、20.8亿元,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交易鉴证17宗1.56万亩、0.68亿元。

  地票交易制度构建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平台,助推了精准扶贫。据了解,重庆市已成交地票中70%来源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已使用地票中95%落在主城区和渝西地区。不仅如此,重庆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地票成交,助推脱贫增收。据统计,全市累计交易贫困区县地票16.48万亩、324.86亿元,成交量约占全市交易总量的2/3。

  地票交易制度推动了城乡之间人、地、财等要素的统筹联动。以地票为纽带,实现城市反哺农村500多亿元,城乡间土地要素流动20多万亩;促进全市户籍制度改革中“人地协调、地随人走”,13.63万户进城落户居民通过地票获得收益110余亿元;带动金融下乡,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收益权质押和农房抵押融资达371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市年均使用地票约占年度用地规模的10%~20%,形成了新增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地票、基础设施等用地使用国家下达计划指标的用地格局,协调了区域间、城镇间建设用地布局,增强了政府对城镇化用地的引导和保障。

  近日,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拓展地票生态功能促进生态修复的意见》,明确对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生态保护红线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复垦项目,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复垦为林地草地,并确定巫溪、城口、酉阳、彭水、奉节、巫山6个县为试点县。

  至此,重庆当年探索实施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地票制度,在走过10个春秋后,被赋予了全新的生态建设功能。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重庆地票制度实施10年记-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对农村土地流转始终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是城市建设用地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空心村”大量存在。2008年诞生于重庆的地票制度,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上述矛盾。经过10年探索实践,地票制度有效促进了重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有效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2709

1526722225289.png

0
0
付款方式
×